為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重慶市委市政府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策部署,12月3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協同發展(制造業)專項工作組2022年第二次會議在成都召開。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翟剛,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藍慶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現場
會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吉明匯報了《<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制造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起草情況,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正華匯報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制造業協同發展2022年工作情況及2023年工作考慮。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處(室)匯報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協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川渝地區鋁產業鏈協同發展工作方案》起草情況。
記者從會上獲悉,一年來,工作專班協同成果豐碩,報送川渝汽車供應鏈“白名單”企業約500家,共同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中勝出。
過去的一年,工作專班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初見成效,優化川渝汽車、電子信息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累計上云企業超過3500家;加快“電走廊”“氫走廊”“智行走廊”重大場景建設,累計建成川渝間省際高速公路“電走廊”11條、加氫站15座;今年川渝共同獲批成為國內首個跨省域的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發揮了試點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同時,這一年來工作專班協同發展平臺持續夯實,共同建立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服務商資源池,成功遴選“5G+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20個;聯合印發《關于啟動第二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申報創建工作的通知》,形成川渝兩地“15+15”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格局;舉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等全球性重大活動,川渝協同發展氛圍日益濃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川渝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消費品產業規模分別達到2.2萬億元、7500億元、1萬億元和1.48萬億元,共生產汽車318萬輛,同比增長17%。
翟剛指出,加速推動成渝地區制造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既是兩地黨委政府堅決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之大者”的生動實踐,更是兩地經信部門服務發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務。他強調,希望川渝兩省市經信系統緊緊圍繞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作出的系列安排部署,聚焦目標定位和重點任務,梳理形成年度重點任務清單,細化、實化、深化推動工作落實。以保障國家能源、資源、產業安全為核心,加快建設一批國家戰略資源綜合開發和優勢資源轉化集群。推動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不斷提升川渝重點產業彼此配套能力。加快兩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構建新型工業化新圖景。加快構建長效機制,持續向全球發布成渝地區制造業機會清單,推動、支持、服務川渝企業抱團招引優質項目。
藍慶華表示,希望川渝兩省市經信系統加快產業融合,在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上出更多新招、實招,提升區域制造業規模和能級。注重協同創新,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再共同謀劃、聯手打造一批叫得響、有標識度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速提質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的共建共享,快速形成川渝兩地“15+15”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發展格局,進一步推進成渝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智行走廊”建設,不斷豐富合作成果。圍繞平臺建設、能源保供、物流運輸等方面,抓好資源保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