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22中國信息通信大會開幕式在成都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羅強出席會議并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部屬單位,基礎電信運營商、信息通信領域有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地方通信學會參加了開幕式。
2022中國信息通信大會開幕式
本次大會以“科技引領創新5G賦能中國”為主題,突出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推動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通信學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
張云明指出,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具有顯著的乘數效應,在擴大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對此,他強調,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暢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二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產業自立自強水平;三是深化行業應用創新,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四是加強國際開放合作,進一步推動網絡空間共商共贏。
張桂華在視頻致辭中談到,我國信息通信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移動通信技術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光通信設備、光模塊器件、光纖光纜等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是要加強戰略性基礎設施超前布局,加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二是積極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推動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三是激發各類主體積極發揮各自作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羅強指出,自2018年第一屆中國信息通信大會舉辦以來,大會已在成都成功舉辦四屆,已成為國際國內信息通信領域有影響力的重要品牌活動。近年來,我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數字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成鏈集群,今年1—10月,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25萬億元,同比增長9.6%。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東數西算”工程加速推進,累計建成5G物理基站10.8萬個,列全國第六;成都、綿陽、瀘州、眉山4市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獲評數量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縱深推進,工業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重點在裝備、食品、家居等行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加快打造一批“智慧未來工廠、智能標桿車間、數字領航企業”。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張宏科發表了主旨演講,共同探討數字創新技術未來走向。會上還發布了2021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領域重大科技進展遴選結果、前沿技術報告和白皮書。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與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成都托管與災備節點)正式運營,成都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升級擴容啟動,同時還發布了四川省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成都市經濟開發區車聯網產業機會清單。本次大會為期3天,共計舉行前沿技術報告會、互聯網體系結構與技術大會、熱點技術專題會等10余場專業活動。預計線上線下參會將超600萬人次。
當前,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系列戰略部署,狠抓產業數字化,推進數字產業化,先后獲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國家示范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數字中國指數、算力發展指數、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等指標排名均居全國前列。2022年,四川數字經濟規模預計超過2萬億元。
下一步,我省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積極搶抓信息化發展機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十二屆一次、二次全會關于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決策部署,把握“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體布局,按照“一主三升七倍增”基本思路,更加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更好發揮信息化牽引帶動作用,加快實施數字經濟提質倍增計劃,促進信息通信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推動“芯屏星感端、存算軟智安”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跨越發展、規模倍增,全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